清明節,這是一個緬懷逝去人事物的日子。迪士尼電影《尋夢環游記》告訴我們:“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,遺忘才是永恒的消亡。”
商業空間也是有生命的,于城市存在過,在世人內心留下深刻痕跡,隨著時代變遷,又不可避免化為如煙往事。
抵抗遺忘與消亡,改造設計為商業空間賦予新生,讓逝去的城市記憶仍有跡可循。穿過流年云煙,不讓遺忘而后消亡的成為最終的遺憾。
沈陽盛京玖伍文化城:
翻開一代人12年閱讀記憶
前身為東舜百貨,在實體經濟遭受沖擊、其他商圈形成競爭的背景下,沈陽盛京玖伍文化城經歷了長達7年閑置的光景。

圖片來源于網絡
項目坐落在沈陽太原街,這條百年老街一度是所有品牌公司必爭之地,曾有六大老字號書店落地此處:外文書店、古籍書店、少兒書店、音像書店、科技書店以及太原街書店。隨著城市發展,這些老書店有的易址,有的已然消失。
保留地區文化底蘊,把握時代發展趨勢,對項目重新定位,J&A杰恩設計將記錄沈陽人溫情記憶的新華購物中心,連同這六大老字號書店,在沈陽盛京玖伍文化城中一同復原并全新升級。
J&A將沈陽悠久多元的文化基因與現代商業特性深入融合,運用高品質的前沿設計翻開一代人塵封12年的閱讀記憶,帶來靈感與美感的雙重驚喜。

千年古城,百年老街,沈陽盛京玖伍文化城開創國內以大型文化商城盤活商業地產的先河,豐富沈陽的城市文化功能,提升城市文化調性,引領城市文化熱潮,打造“玖伍式的文化創意生活”。
南京弘陽廣場:
承載一城23年發展縮影
當南京弘陽廣場還是“紅太陽裝飾城”的時候,這只是一個專做裝飾和建材的市場,商業氣氛尚不濃厚。2006年,“紅太陽”改造為更洋氣的弘陽廣場華東Mall,成為一個業態更綜合的商圈。曾經的旋轉木馬等游樂設施帶來的歡聲笑語,如今只保留在南京人的美好回憶中。

圖片來源于網絡
在南京江北地區被定為江北新區之后,華東Mall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改造,從大洋百貨,到弘陽歡樂世界,再到弘陽家具城、建材城等,將整個片區進行了整合,品牌、形象開始一體化。隨著江北新區成為國家級產業轉型升級、新型城鎮化和開放合作示范新區,2016年10月,華東Mall再度進行新一輪的升級改造。
消費升級時代下,面對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,設計是發現并解決問題的方法。J&A杰恩設計針對原有空間的優劣勢,把握空間的統一性,對南京弘陽廣場空間結構進行了重塑性改造。
J&A在商場內同時創造亮點場景空間,預設為休息區、DP區或藝術展區,增加空間亮點,挖掘商場附加值,為國內商業更新樹立了全新標桿和探索思路。

從1996年到2018年,23年的發展,南京弘陽廣場歷經多次轉變升級,成為江北新區炙手可熱的未來全業態生活中心,其更新改造經歷承載了這座城市產業升級、人居生活方式的發展縮影。
武漢摩爾城:
見證一個時代10年商業發展
武漢摩爾城于2010年開業,生于商業發展最好的時代,也遭遇了競爭最為激烈的時代,原本百貨商場的定位與業態已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2015年,人們似乎已將它遺忘,整個商場只剩幾個主力商家,很多店門都關著。“沒生意,在這里守著干嘛?還浪費一個人力。”店鋪的門上還貼著門面到期甩賣的廣告。

在商業地產階段性過剩的武漢,各大商場都在悄然進行轉型升級、經營調整,只求活下來。為了領跑下一個10年,抓住漢陽區王家灣兩條地鐵線路開通后引爆流量的機遇,武漢摩爾城率先踏上逆襲之路。
前期籌備長達1年,J&A杰恩設計對商圈、競爭對手、消費習慣、消費結構等進行調查,以消費者的感受為核心,進行動線打通和空間重組,甚至為武漢摩爾城進行商業營運顧問,重新定位年輕消費人群,以靈動和流暢的理念為其注入獨特的商業DNA。

通過8個月閉店改造,再度開業的武漢摩爾城成為當地業態最全、規模最大、購物體驗最完美、服務最精準的生活全能購物中心,榮膺MAPIC最佳改造購物中心大獎。4年運作以來,摩爾城現已成為武漢無人不知的最具代表性商業空間。
商業存量競爭時代背景下,我們見證了太多空間被遺忘而消亡。但設計擁有神奇的魔力,通過改造更新,老舊商業空間重獲新生,所在地區被喚醒活力,城市記憶再度于世人心中刻下烙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