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蘇州地鐵11號線正式開通。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一項示范工程,線路全長41.27km,共設置28座車站,是蘇州首條市域軌道交通線路,也是首條與上海軌道交通線網對接的線路,其建成運營對推動滬蘇同城化發展等有著重要的示范意義。從站城視角出發,J&A杰恩設計在項目室內設計中,充分運用空間一體化設計原理,注重簡約性、功能性、便民性、延續性、藝術性、創新性,呈現人文生態、舒適便捷、智能科技的地鐵空間。

對蘇州的記憶,最早是從古詩詞開始的。比如杜荀鶴的《送人游吳》:“君到姑蘇見,人家盡枕河。古宮閑地少,水港小橋多。”水,是這座城市的靈魂,日復一日印刻著它的肌理與脈絡。以“曲水延綿,三城潤澤”為主題,J&A杰恩設計在蘇州地鐵11號線的設計里,融入昆曲、小橋流水等蘇州地域元素。從水鄉氣韻到昆曲國粹、從人文精神到城市興盛、從創新發展到科技未來,全線文化脈絡自西向東,貫穿城市歷史與現代文化軌跡。

作為一條連接蘇州、昆山、上海的線路,也是一條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示范線路,業主對空間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。設計團隊以空間一體化與模數化設計手法,將公共區裝修、導向標識、公共藝術品、商業廣告與機電及弱電系統完美結合,各專業之間相互關聯、相互配合,將現代與傳統融合,展現城市的氣質與情懷。
項目重點站邀請崔愷院士團隊作為顧問,從生態、歷史、金融、科技、交通等不同維度對空間進行個性化表達,充分體現科技和生態的融合。標準站提取“昆曲”“江南水鄉”的溫婉特色,演繹江南水鄉的柔美。
重點站——昆山文化藝術中心站
Kunshanwenhuayishuzhongxin


昆山文化藝術中心站周邊有著標志性的文化建筑——昆山文化藝術中心,飄逸的建筑外形暗合昆曲水袖。站內空間以動感、活力作為設計表達,沿水體曲線展示水鄉的“神韻”,柔美曲線豐富了空間語言,提升乘客情境感受。


穿孔氧化鋁板與夢幻的燈光效果某種程度上是在提示乘客——演出即將開始。傳統的商業廣告以超尺度的帶狀多媒體藝術屏幕整合,簡潔、有力且極富變化,與清水混凝土質樸中性的視覺感受形成反差。


重點站——繡衣站
Xiuyi

繡衣站因靠近昆山老城的繡衣弄而得名,空間以“昆曲中心的空間映射”為設計主題,綜合運用紅色金屬板、鏡面不銹鋼條板、霧面不銹鋼條板、清水混凝土肌理鋁板等多種材質,呈現現代前衛的空間風格,更是將昆曲元素延伸到地下車站。
整體設計上保持清水混凝土的基礎調性,其設計具有標準化、模塊化特點。三種標準尺寸的鏡面與磨砂不銹鋼材質相互交織,紅色設備帶所反射的燈光點綴其中,具有簡潔、快捷、輕松的視覺特點。


重點站——玉山廣場站
Yushanguangchang


玉山廣場站位于昆山中心城區核心區位,設計團隊以“玉山雅集”為設計主題,將昆山亭林園建筑的精巧、昆石的玲瓏、昆曲的精致融為一體。整個車站采用清水混凝土飾面肌理營造最原始的建筑空間視覺效果,扶梯洞口側面單獨設計藝術燈具。


光環境是本站的設計重點,不同角度的燈光從孔洞中射出,營造陽光穿透昆石的既視感。大面積的仿天光設計打破地下空間的視覺束縛,為乘客帶來更加舒適的空間體驗。
標準站
Standard Station

標準站從“昆曲”和“江南水鄉”中提取出柔美溫婉的共性特點,J&A將柔美的線條感運用到空間造型中,以極簡美學重塑昆曲的溫婉,以現代手法演繹江南水鄉的柔美。黑白灰作為空間基礎色,代表蘇州這座江南水鄉的儒雅和底蘊。清水混凝土肌理鋁板打造出素雅干凈的地鐵空間,石綠、柳黃、水鄉藍作為點綴色,讓空間更有活力。

充分整合建筑結構、機電管線、設備終端優化空間條件,設計團隊通過專業的光環境、聲環境的設計實現空間品質的提升。

立足功能優先的人性化設計、融合地域文化的個性化設計、依托先進技術的科學化設計、提升空間品質的一體化設計,J&A從不同維度對空間進行個性化表達,以此提升乘客出行體驗,傳播城市獨具特色的性格與魅力。

項目名稱:蘇州市軌道交通11號線(含控制中心)
項目地點:中國蘇州
項目業主:蘇州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
項目規模:28個站點
竣工時間:2023年6月
室內設計:J&A杰恩設計
主要材料:烤瓷鋁板、吸音鋁板、肌理鋁板、花崗巖、不銹鋼
項目攝影:奧觀視覺AOGVI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