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是90代的深圳,1993年,剛研究生畢業的姜峰被分配到了這里,開始從事室內設計行業。
1999年,在國有企業改革的浪潮下,幾家裝飾設計公司合并成立了裝飾集團,而姜峰則被任命為新成立的深圳裝飾集團的設計院院長。
90年代初期,中國的室內設計行業剛剛起步,大眾的對設計的理解還停留在裝修裝潢的階段。飛速發展的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眾的審美。

長沙德思勤城市廣場121當代藝術中心——J&A杰恩設計
東方與國際、傳統與現代,這是中國設計界幾十年都在談論的話題。姜峰認為我們的根在東方,我們的創作理念和生活的環境、背景、經歷息息相關。
2015年和2016,姜峰作為中國設計師代表參加了米蘭設計周。姜峰參展的兩件家具設計作品受到了意大利專業雜志的報道,甚至有意大利家具廠方上門請求合作生產他的作品。姜峰特別自豪,他覺得這一切都代表中國設計師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經大大提升,世界對于中國的設計產品也愈發認可。中國設計人正甩開扣在頭上的“山寨”帽子,為中國式的創意設計而自豪。

現在年輕設計師的條件已經比姜峰他們那時候成熟太多,一方面年輕設計師可以接觸很多高端項目,而他們那時候項目都非常稀缺;另一方面,現在很多業主具有相當高的審美水平,使得設計存在了更多的可溝通性。所以他相信現在的年輕人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設計這個事業中來。

當然他們這一代的設計師也有他們的幸運。身處在中國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時代,他們的工作發展歷程幾乎就是中國城市建設發展最高峰的歷程 。所以姜峰有幸參與了很多重大項目包括一些標志性建筑的設計。這也是設計人的榮幸。

上海文華東方酒店

深圳當代藝術館和規劃展覽館
為了將他們的設計經驗和所思所想奉獻出來,讓年輕設計師少走彎路,也為中國設計教育奉獻自己的力量。姜峰和其他9位來自大陸、香港、臺灣的中國設計師一起創立了“創基金”。 此基金旨在資助中國的設計教育事業,而姜峰就是基金會第一屆的理事長。

創基金理事們,有你熟悉的大咖嗎?

“社會中很多職業都帶有“師”這個稱謂,如工程師、設計師, 還有教師。我一直覺得一個“師”字具有幾重含義:第一,“師”是一種社會責任感,需要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;第二,設計師還是一個服務性行業,所以要懂得為人服務,以人文本。”
——姜峰

“我們希望五年、十年之后,我們能夠實現一個目標——成為國內,乃至國際,在室內設計、建筑設計方面,一個受尊敬的引領者。這個團隊,能夠真正為這個行業做出貢獻 。”
——姜峰
7月,建E室內設計裝修網對姜峰總設計師進行了采訪。
詳情點擊:姜峰:一個設計師如何才能走得更長遠